协作机器人,资本与厂商的博弈 | 深度
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加微信:13590381326,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本文共约 5666 字,阅读完成需 10 分钟。
1995年,通用汽车试图找到一种方法使得机器人能够变得足够安全以便和人协同工作;基于此,美国西北大学的两位教授J.Edward Colgate和MichaelPeshkin首次提出协作机器人概念,并申请了专利。
2005年,协作机器人厂商Universal Robots在丹麦成立;2008年,Rodney Brooks创立了Heartland Robotics(2012年更名为Rethink Robotics)。
2008年,Universal Robots推出了全球首款协作机器人——UR5;2012年,Rethink Robotics推出了双臂协作机器人Baxter。
自此之后,协作机器人市场大门被打开。不仅以“四大家族”为首的传统工业机器人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协作机器人产品,同时市场上也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入局者。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已经超过110家,中国市场超过75家;预计到2023年,中国市场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将达到100家左右。
跟着一众厂商大肆入局的,还有“疯狂”的资本。
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融资事件69例,涉及资金近120亿元人民币。其中,协作机器人更是成为资本热捧的对象。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协作机器人领域共发生融资案例12起,总融资金额达40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企业进入B轮融资阶段。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高工机器人整理
虽然资本已经用脚投了票,不过目前协作机器人市场仍然处于成长期,面临着应用场景待挖掘、正向盈利模式待探索等系列问题。本文,【高工机器人】采访了业内众多专业厂商与持续关注协作机器人赛道的资本方,探讨协作机器人厂商如何在产业大势下,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率先破局。
资本方: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 黄河
方广资本董事总经理 田航宇
索道资本创始合伙人 石东华
核心厂商:
遨博智能副总裁 张栋
艾利特机器人董事长&CEO 曹宇男
长广溪智能制造市场总监 王健
大族机器人总经理 王光能
非夕科技市场总监 高云帆
慧灵科技CEO 田军
海默机器人总经理 肖海峰
节卡机器人副总裁 常莉
珞石机器人CEO 庹华
(备注:以上采访嘉宾按简称首字母排序,不分先后)
协作机器人的共识与未来
协作机器人被提出的根本需求是,把工业机器人这样一种适合于单一品种、规模化大生产的可编程生产设备,变成适用于定制化、多品种小批量场合,能完成多种简单任务的帮手。
协作机器人的市场定位常常被视为是工业机器人的补充应用。
由此,它也引发了不同的市场解读,有人认为协作机器人只是补充应用,场景必然有限;有人则认为,协作机器人具备安全、易用、低成本、可人机协作等优势,除了工业甚至可以大范围地走入商业应用场景中,成长为一个可真正媲美工业机器人甚至超越后者的蓝海市场。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市场。
而有人则嗅到了其中的不理性。
黄河认为,协作机器人的特点恰恰也是其应用短板所在。首先,为达到真正的安全性,要不速度慢下来,要不就是提前预判各种可能发生危险的状况,后者则需要借助各类传感器,这样一来,成本就上升了。事实上,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可以经过改造后实现人机协作,只是需要牺牲其它一些性能指标。因此,黄河强调,协作机器人不会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品类,占据市场应用的主流。
至于投资人喜欢听的大赛道、大空间的论断,其实也有待验证。协作机器人目前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下游应用过于分散,且每一个细分领域中都未发现大规模起量的迹象。
换句话说,每个池塘的鱼都太少、太小,以至于捕鱼者需要不停地找寻新鱼塘来满足生存壮大的需求。
某种程度上,协作机器人也可参考并联机器人的发展路径,从诞生至今,并联机器人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其“主要战场”仍然集中在食品包装行业。在这类场景中,机器人从事的工作路径规划简单、运行节拍要求高,能够充分发挥并联机器人的先天优势。也正是找准了这类天然应用场景,并联机器人才有了最佳的“用武之地”。
除了在食品、包装、日化等行业深耕,并联机器人至今也并未拓展出其它更大的应用场景。
这其实也是市场上对协作机器人诟病最多的地方,看似哪里都能用,实则处处受限,甚至让协作机器人给人留下了一种印象:“正因为协作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没有被发现,所有才具备了想象空间。换句话说,无论我怎么讲故事,你都无法证伪我。”
田航宇认为,在UR的成功示范下,协作机器人领域创业者队伍愈发庞大,客观上促进了技术的成熟与产品应用边界的扩展,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也搅乱了市场格局,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部分厂商日渐失去了“初心”,不是集中精力去寻找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场景,比如工业机器人解决不了,需要和协作机器人来互补的场景,反而过早地和工业机器人竞争后者更具优势的存量蛋糕。
毫无疑问,在某些实现自动化比较简单的产线中,协作机器人与轻量小六轴的正面“火拼”,实际上是等于用“田忌的中等马”对抗“齐威王的上等马”,速度、节拍跟不上、价格成本更高等等,“内卷”形成了,市场也变成红海了。
与其如此,不如一方面在原有的优势场合中深耕,另一方面,增强自身的变现能力,甚至将自身储备面向未来形态的机器人的核心能力开放出来,以服务更广大的增量场景,这是田航宇认为的协作机器人的未来。
不同的角度,衍生了不同风格的投资人,审慎型投资人看到了协作机器人的各项“先天不足”,由此对预估市场成长空间做出了谨慎判断;而积极型投资者关注的是那些未变现的能力,只要乘以时间杠杆,康庄大道就在前方。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其实是不存在太多关于底层共识争议的,比如传统机器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其能力边界早已被市场明晰,连带着想象空间也被固定下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投资人认为传统工业机器人没什么看头,而热衷于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新兴机器人赛道的原因之一。
这类新兴赛道就像朝气蓬勃的少年,你可以添把火、助点力,把他们培养成能上清华、北大的尖子生,甚至是进入全球顶级学府,他们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遥想20年前投资了“平平无奇”的海康威视的龚虹嘉。当年,他出资245万,成为海康威视的天使投资人。20年后,龚虹嘉在海康威视上获得了超3万倍的回报率。当然,除丰厚回报外,龚虹嘉也因此一战成名,被冠上“最优秀天使投资人”、“中国版孙正义”美誉。
一般而言,一级市场买的是未来,二级市场则比较务实,更多地看中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巨大的想象空间会成为投资者最喜欢的故事开头,万千个投资项目中,只要押中一个“海康威视”,带来的成功都是不可估量的。
这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吗?
不过,协作机器人赛道今年给人的感觉的确是有些过热。不少协作机器人厂商在半年左右的时间中快速完成了两轮融资,金额都在亿元级别以上,站台的也都是一线基金,企业估值也水涨船高,部分企业溢价甚至高达150%-200%。
曹宇男认为,目前市场上多多少少是有不理性的情绪弥漫其中。不过,艾利特机器人在引入资本时始终坚持从公司实际资金需求出发,避免透支公司的未来,慎重稀释股权。在有限时间内,充分发挥资本的最大效能,如为公司引入优秀人才、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开拓市场等,才是公司引入资本最核心的考量。
在硬科技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心下,不止协作机器人,但凡与“大国重器”挂点勾的产业,势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迎来资本的大水漫灌。因此,行业有泡沫也是正常的,尤其在这种新兴领域,绝大多数情况下产业都是处于泡沫与发展同在的状态。
高云帆表示:“在产业欣欣向荣的前提下,实际上资本是没办法保持理性的。做投融资的都知道,优质标的在市场上属于极度稀缺资源,今天你不投,明天你想投都投不进去。相反,如果投资人都异常理性和谨慎,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
对于厂商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市场噪音大、泡沫膨胀的情况下,坚定初心。比如,你做的产品是不是解决了客户应用难题,有没有为客户创造高价值,这些才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你只是借助这个赛道的热度,割一波资本的“韭菜”后套利跑路,那也就不是真正的做企业了。
处在风口之上,王光能认为在协作机器人领域,融资额到10亿元规模的案例肯定还会有更多。毕竟,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往往也是市场格局剧烈变化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借助资本的力量集中更多的产业资源,快速进行产品试错、应用试错,就能更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优势赛道,从而建立壁垒,占领市场。
从目前市场发展的态势来看,不管是资本还是厂商,依然有大批的人仍在躬身入局,至少佐证了这个赛道的价值是被大家所承认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击鼓传花游戏。
只是目前,资本相对走快了一步,落地慢了一步。
深挖真实应用,打通商业闭环
回顾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任谁都很难忽略Rethink Robotics,这位曾经的先行者。风头无两的Rehthink破产倒闭后,一定程度上重创了整个协作机器人的市场信心,如何让终端看到协作机器人的价值以挖掘更大的应用空间,如何实现企业的正向盈利,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后来行业的发展。
事实上,在整个行业变迁过程中,倒下的除了先驱,还有更多尚未来得及显露头角的后来者。王健认为,这些企业出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于强调产品导向,对经营侧、客户真正需求缺乏深度把握与思考。
庹华认为,协作机器人真正火起来是在2018年-2019年,而一般一个新兴产品的发展成熟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周期,从产品打磨到迭代、验证、市场开拓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如果这些环节没有一一跑通,就贸然将产品推向市场,大概率会面临失败。
这为后来的玩家,敲响了警钟。
常莉始终认为,技术是产品的命脉,而市场是技术的试金石。作为企业,只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研发,才能走在行业前列;同时,只有紧跟市场需求,成功将前沿技术产业化,在此前提下产品才算是成功的产品,否则再前沿的技术,也只是厂商的自嗨。
肖海峰同样表示,不能顺利推广到市场的技术就是对资源、资金的浪费,所有研发出的技术一定要在市场上得到实质性的应用才能创造价值。
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崇尚技术,比如弥补国产协作机器人与UR等国际厂商的差距;另一方面,又不能陷入“唯技术论”的怪圈中,更应该拿着先进技术去找应用,并根据市场真实反馈来调整技术。
这也是国产协作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田军认为,目前,国产协作机器人与UR在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甚至是对于协作机器人本身的产品理解,以及对下一代先进机器人技术的布局。
张栋强调,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国产协作机器人与UR相比在性价比、服务,以及面对中国市场时的敏感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其实具有更大的优势。
当然除了技术迭代完善后,协作机器人最终还是会回到最开始的命题上来,即深挖真实落地场景,打通产品到市场的壁垒,建立成功的商业闭环,实现正向盈利。
这个过程中,机器人的易用性、智能化程度决定了它能面向多大的市场。王光能指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机器人产品,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协作机器人,其实都是半成品,终端应用门槛高,这也导致了协作机器人至今没有大规模地打开应用之门。而未来的协作机器人必然需要做成像智能手机一样的产品,人人都能快速上手使用,厂商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彼时才是协作机器人真正大规模爆发之时。
而目前的机器人还处于单体智能的阶段,比如说实现了运动轨迹规划等,但距离整机智能化其实还存在遥远的距离。就以力控应用来说,这不是简单的加装传感器就能实现的,需要和整个关节充分结合。一旦掌握了这部分核心技术,也就是提升了智能机器人的能力边界,能力越大,可以干的事情也就越多。
这也是非夕科技、大族机器人等厂商的解题思路,通过融合高精度力控、机器视觉和AI技术,提升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智能化程度,让机械臂可以像人类一样,以手眼配合的方式去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结语
2016年,【高工机器人】曾针对协作机器人下游系统集成商做过全面调研,彼时有超过80%的头部系统集成商对协作机器人毫无认知,接受更是无从谈起。在当时来看,这个结果是令人悲观的。
三年后,也就是2019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8200台,同比增长29.75%,市场规模达到10.7亿元。GGII预计,到2023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6500台,市场规模将突破27.1亿元。
发展到当前,协作机器人已开始进入深水区,资本的高热度下,也伴随着对协作机器人缺乏可批量复制的落地场景的看空。不过路总是人走出来的,协作机器人从0到1既是突破,也是新征程上的又一新起点。
此外,由于本次采访量较大,以上受访嘉宾均输出了大量深度观点,为此高工机器人将针对协作机器人领域的热点话题,形成系列话题深度稿,包括《协作机器人市场梯队分化?》《关于协作机器人万台的猜想》等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招募作者
高工机器人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和专栏作家,请将简历和原创作品投至邮箱:my.pan@gaogong123.com
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
点
“阅读原文”报名2021(第二届)高工移动机器人年会!